第三临床医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研究生工作 | 学生工作 | 关工委 | 荣誉表彰 | 下载专区 
热点文章
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党团建设>>学习资料>>正文
自立自主 走向创新
2016-03-31 13:43 admin  第三临床医学院

梁桂全——四论解放思想

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自主创新,是广东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和产业高端化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必须看到,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走势和广东区域战略地位相比较,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明显滞后于发展要求。这一方面源于广东发展的生态环境过于优越,缺乏强烈的危机压力,创新发展的冲动和欲望不足;另一方面亦源于对自主创新的片面理解和片面操作,未能真正找到有效创新的路子。可以说现在我们谈“创新”仍基本上局限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单纯的技术、产品创新只能提升我们在国际市场的“接单”能力,却无法培育起自己在国际、国内市场的“下单”能力(而下单能力比接单能力更重要);只能提升我们的生产力,却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市场力;而市场力不足,必然限制甚至无法实现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效能,无法实现生产力。今天需要检讨我们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之所以难以真正转化为强大的产业竞争体系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原因,这就是局限在产品和技术的狭义创新是“跛脚”的创新,缺乏其他环节创新支撑的局部创新是不能成功的。我们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创新是涉及到从概念创新到市场开拓,从投资者到消费者到赢利的全过程,是大系统创新。为此,必须从片面的狭义创新思维转向科学的广义创新思维,从狭义的创新制度安排转向广义的创新制度安排,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全面创新机制。广义创新是从产业竞争全局出发,面向市场竞争,对生产方式、流通方式、产业体系、产业组织和关联产业制度进行的全面创新、再造。因此,创新应包括: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金融创新、资本方式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赢利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环境创新、人脉关系创新、市场网络创新,以及微观创新与宏观创新等。全球化的现代社会生产,都是开放的经济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作用。只有各相关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创新整体,才能获得真正的生产力和市场力。从上世纪后20年国际产业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的规律和趋势看,西方国家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一手抓研发(产业链上端),一手抓服务(产业链下端),两手结合握住生产,掌控全球产业链。因此,我们在推进创新时,必须克服见物不见人,重硬件轻软件,重模块轻系统,重硬技术轻软技术的片面创新思维,建立全面创新战略新思维。

当然,在实施全面创新战略时,也要关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创新的主导环节。如当前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商业教父、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在第五届华人企业领袖峰会上就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比科技创新更重要”。“最赚钱的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台积电就是以创新商业模式,创造出市场”。全球竞争力大师麦克波特也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比科技创新更重要”。生产模式(含产品、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创新)创新是解决用什么方式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商业模式创新要解决的是用什么方式使需求与供给高效联接并取得最大效益。显然,没有后者的有效创新,前者的创新是实现不了的。我们要看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与华东地区特别是上海、浙江等相比较,相对于广东所具有的潜力和机会,广东无论在政府或企业层面都存在着重产业轻商业、重物质经济轻非物质经济、重生产轻流通,重产品、技术和生产方式创新,轻商业模式创新的情况。有人把浙商称为“行商”,把粤商称为“坐商”(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浙商全世界满天飞,粤商小富则安,自守家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举办历时50多年,100多期,却没有从中培育出国际化商业商务跨国公司,没有培育出一批全世界满天飞的国际商人;我们只习惯于设馆开场,出租展位让别人进来做生意,而没有进一步考虑其中包含的巨大的国际商机以及如何建立自己的国际商业竞争优势;没有很好地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商务,抢占国际物流商务制高点;我们习惯于做接单生意,不考虑培育和拓展下单能力。今后广东必须解决重产轻商、重物轻人、重结果轻能力的片面观念;不仅要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创新不断提高“接单”能力,而且特别要重视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努力培育和形成“下单”能力。我们要清醒:一个没有国际市场力的世界加工制造业基地是脆弱的,且必然是低收益的。必须要用全面创新理念来重塑粤商新精神、新理念,重建研发—生产— 市场联动创新发展新格局。政府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大规模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大规模提升广东国际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我们始终要高度关注的领域。当前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当前,广东在科研、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与GDP规模是不成比例;而更令人忧心的是,广东作为现代化变革发展的先行者,却未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形成科学的科研、技术创新战略,未能建立科研、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指导系统,我们的技术创新决策基本上还停留在策略层面上。至于理论创新,更没有放在全省创新战略日程上。没有战略就没有全局,就没有未来;没有理论创新,没有科研、技术创新战略,就更没有全局,更没有未来,广东在发展方面的排头兵地位就不可能持久。广东只有从短视目光中转向世界,转向未来,以超前视野唤起创新欲望,唤起创新战略意识,才能真正建设创新型广东。

创意产业的发展最能体现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文化制度氛围和居民的创造力、创造风格,因而也最终体现发展的活力和持续力。创意活动无处不在,无人不可:大型活动创意、酒店创意、商业创意、产品创意、服务创意、文化创意、城市景观创意、管理创意、信息传播创意……我国最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短缺;我们的最基本战略应当是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避开资源短缺劣势;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最重要的莫过于培育人的创新精神,发挥人的创造力。这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能。创意活动则是这种核能释放的基本方式。可以说,创意是一种文明生态、一种生存风格和价值取向。“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就指出:看一个城市是否是创意城市,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构建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激活创意的精神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

文化产业创新是基础性创新,既具有重大意义,也具有广阔空间。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或高边疆战略本身,就源于科幻文化产品“星球大战”。可以说文化创新的成果往往成为其他方面创新的先导。中国古代的神话也不乏丰富的文化创意,如“嫦娥奔月”,“西游记”,“海龙王”。可惜跨入现代,中国人的文化幻想、文化创意却明显萎缩了。这需要重新激活我们的文化幻想和文化创意,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创新的强大源泉,并通过文化创新激活全社会的创新欲望。现在中西贸易很不对称:在物质商品贸易方面,我们存在巨大顺差,且在不断增长,但在文化贸易方面却是巨大逆差,不成比例。如近几年图书进出口,中国对欧洲国家的贸易逆差高达100:1。更可怕的是,外国把中国的文化历史资源变成他们的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把《三国演义》改成日本式的,美国把《花木兰》改成美国式的。必须看到,光有GDP,光有物质经济的强大,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只有文化复兴,才能最后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需要通过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建设,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获得巨大飞跃。

从上述的全面创新战略思维考察,创新是全域创新,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无处不可;创新是全民创新,人人有创新机会,人人皆可创新。我们需要彻底变革创新理念。过去,人们以为创新只是科技人员的事,研究机构的事,这与把创新狭义化,局限在产品、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为此,需要高度重视在广东培育起创新文化,营造人人想创新,个个能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只有确立全面创新战略新思维,形成全民、全域创新局面,广东才能真正拥有持续发展的蓬勃生命力。

现在,就建立创新型广东来说,重要的不是实现了什么创新成果,而是形成有利于全民创新的制度文化环境,唤起全体人民的巨大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国外有人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后爆发出的巨大而惊人的经济发展能量和发展动力时,追溯到了中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念及其特有的财产观念(即为下一代积聚财富,建立基业),建立在以家为纽带的血缘文化基础上的强大的财富欲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原动力。今天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人的追逐财富的欲望转化为强大的创新欲望和冲动,就真正把潜藏于人的核能变为“核裂变”,并使中华民族无敌于世界。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此外,对于我们来说更根本的创新是文明的创新。现在世界发展面临的不可持续危机,不仅仅是技术性的、策略性的,而是西方主导的现代文明存在的根本缺陷,是现代文明价值理念的失误。因此,中国实践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说是在当代人类文明进化史上进行的一次新的文明革命,即由异化的物本现代化、资本现代化转变为人本现代化,主体现代化。这是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人类如果不能实现这一文化革命,人类文明就不可能真正走出传统现代化的危机。因此,从深层次上说,建设创新型广东,就是要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明。实现这一任务需要全面创新的文明知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闭窗口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工楼  
邮编:510006   技术支持:广州中医药大学信息中心